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微豪配资
11月3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海洋资源供给水平稳步增强。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17.7%,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发展向好。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海洋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6.2%,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海洋旅游业持续复苏,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邮轮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海洋药物研发有序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微豪配资,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在天津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涉海金融市场释放积极信号,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有关负责人特别提到,问卷调研结果显示,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红利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释放,分别有55.6%、54.2%、80.1%的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用工人数实现同比增长,比例均高于上半年。分别有24.4%和64.5%的企业对四季度经济环境持乐观和观望态度,分别有24.3%和51.3%的企业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比三季度增长及持平,90.6%的企业预计四季度平均用工人数保持稳定或增长。
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我国海洋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海运贸易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高端、智能、绿色涉海产品竞争优势显现,助力优化外贸结构,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目前全国已投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各30座,规模居世界前列。港口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天津港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8%,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5%,青岛港进口提箱业务办理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20分钟。港口绿色化水平持续提高,大连港完成全球首次绿氨船舶燃料加注,上海港完成国内首单国产超低硫重质船舶燃料加注,天津港、宁波舟山港实现船用绿色甲醇加注,有力推动港口绿色低碳转型。
富邦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